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征收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22:22:27  浏览:933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征收办法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征收办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土地管理,调节土地级差收益,做好土地使用费征收工作,根据广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授权和《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使用特区范围内土地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费,但本办法规定免缴的除外。
第三条 深圳市国土局是特区土地使用费征收的主管部门,负责土地使用费的核定、减免和收取。
第四条 土地使用费的收入,用于特区的国土保护和土地开发。土地使用费收入的百分之十可留作征收管理费用。
第五条 土地使用费的标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原则上每三年调整一次,调整的幅度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决定。
第六条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是土地使用费的缴纳人(以下简称缴费人)。但:
(一) 以土地投资入股与他方兴办合资、合作或联营企业的,合资、合作或联营企业为缴费人,但经批准的合营合同另有约定的按合同办理;土地权属没有转移的,提供土地的一方为缴费人;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受让方为缴费人;
(二) 租赁房屋的,房屋所有人为缴费人;
(三) 经营土地开发的,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前,经营开发单位为缴费人,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受让方为缴费人;
(四) 农村工商用地和宅基地,以工商企业、宅基地使用人为缴费人;
(五) 共有的土地,以《房地产证》登记的权利人为缴费人。

第二章 土地使用费征收标准
第七条 《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实施后,通过协议、招标、拍卖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有偿用地)的,按甲种收费标准征收。甲种收费标准见附件一。一九八八年一月三日之前通过行政划拨,无偿取得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行政划拨用地)的,按乙种收费标准征收。

乙种收费标准见附件二。
临时用地,按月收取租金后,不再征收土地使用费。
第八条 土地使用费的征收数额由市国土局根据土地使用用途(土地类别)、土地区位(土地等级)、土地面积等因素综合核定。
第九条 土地类别,有偿用地按《土地使用合同书》规定的用途确定;行政划拨用地按深圳市人民政府用地批准文件规定的用途,以及土地的实际用途确定。《土地类别表》见附件三。
第十条 土地等级,根据土地所在区位的城市服务功能、环境差异、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确定。《土地等级表》见附件四。
第十一条 涉及多种用途的土地,按不同用途的相应土地类别的计费标准和所占用的相应土地面积相乘后累加计费。
第十二条 共有土地的各共有人的土地使用面积按各自使用的建筑面积除以该幅土地的容积率折算。容积率折算楼面土地使用费系数表见附件五。
第十三条 有偿用地以《土地使用合同书》生效之日起征收土地使用费;行政划拨用地以划出用地红线图之日起征收土地使用费。
凡在当年十月一日前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以实际使用时间计费。但在当年十月一日后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从第二年一月一日起计费。
第十四条 行政划拨的用地,依法有偿转让后受让人按甲种收费标准缴纳土地使用费。

第三章 土地使用费的减免优惠
第十五条 凡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可向市国土局申请土地使用费的减免优惠。
第十六条 下列用地暂免缴纳土地使用费:
(一)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部队以及个人使用的非营利性用地;
(二) 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费的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用地。
(三) 公园、名胜古迹、宗教寺庙的非营利性用地;
(四) 市政公共设施以及林场、铁路路基、公路路基、电力走廊用地;
(五) 农村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六) 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免缴土地使用费的其他用地。
第十七条 下列用地免缴或减收土地使用费:
(一) 新开工的基建工程,自《土地使用合同书》生效之日起至《土地使用合同书》规定的竣工日期止,减半计征土地使用费。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竣工的,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优惠期,但延长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
(二) 经深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审定的技术先进项目,减半缴纳土地使用费五年;
(三) 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办的企业用地或项目用地,免缴土地使用费三年,三年后减半缴纳土地使用费两年;
(四) 企业用自筹资金填海增辟的土地,从《土地使用合同书》生效之日起,免缴土地使用费五至十年;
(五)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确实无法缴纳土地使用费的,经批准可以缓缴或减免土地使用费;
(六) 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可以减收土地使用费的其他用地。
第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前经市政府批准享受优惠待遇的,执行原批准的优惠待遇。

第四章 缴 费
第十九条 土地使用费按年征收,缴费人应于每年十月一日前一次过缴清当年土地使用费。
市国土局可以规定各区位的缴费时间。
第二十条 缴费人应在本办法实施后的三个月内《土地使用合同书》或深圳市人民政府用地批准文件、《房地产证》、地籍资料、营业执照或居民身份证,向市国土局提供土地使用费登记申请。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实施后,土地权属变更的,新的土地使用人应在办理产权登记或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市国土局提出土地使用费登记或变更登记申请。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实施后,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的,应自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市国土局提出土地使用费变更登记申请。
第二十三条 市国土局应在收到有关登记申请后,应按本办法的规定核完土地使用费,并发给土地使用费缴费登记证。
第二十四条 外商投资的独资、合资、合作企业,应以外汇缴纳土地使用费。以外汇缴纳有困难的,经市国土局批准,可以人民币缴纳。外汇与人民币的比率按当天国家外汇牌价折算。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五条 缴费人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不按期缴纳土地使用费的,除限期缴纳外,并从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未缴数额千分之五的滞纳金。在限期缴纳的期间届满后仍不缴纳者,由市国土局通知其开户银行从其银行存款中扣除。
第二十六条 缴费人不按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时间提出申请登记的,市国土局可视情节对其处以二千元以内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 缴费人在申请有关登记事项中,有隐瞒、虚报等不实行为的,主管部门可视情节对其处以每平方米隐瞒、虚报的用地5元至10元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缴费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市国土局申请复议,或依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市国土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市国土局可根据本办法制订有关管理细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国土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市政府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1990年8月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达1998年度免税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非盈利性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计划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达1998年度免税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非盈利性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计划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1999年11月19日发布的财法字[1999]57号规定本文失效)


海关总署: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对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非盈利性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1998〕66号)和《关于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非盈利性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
96〕30号)中有关规定,我们对农业部和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报送的1998年进口计划进行了审核。经审核,准予农业部和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在下列额度内(见附表)进口的货物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请协助办理有关免税手续。
附件:1、农业部1998年度进口计划
2、农业部1998年度鱼种(苗)和种用水生动物进口计划
3、濒危办1998年进口种用野生动植物计划

附件1:农业部1998年度进口计划

-------------------------
|序 号| 货 品 简 化 名 称| |
|---|------------|------|
| 一、|种子(苗) | |
|---|------------|------|
| 1 |无根插枝及接穗 |8000条 |
|---|------------|------|
| | |100吨 |
| 2 |水果、干果种子苗 |------|
| | |300万株 |
|---|------------|------|
| 3 |菌种 |6吨 |
|---|------------|------|
| 9 |种用薯类 |20吨 |
|---|------------|------|
| 10|豆类种子 |300吨 |
|---|------------|------|
| 11|瓜类种子 |400吨 |
|---|------------|------|
| 16|麦类种子 |100吨 |
|---|------------|------|
| 17|玉米种子 |100吨 |
-------------------------

-----------------------------
|19|其他谷物种子 |20吨 |
|--|----------------|-------|
|21|麻类种子 |500吨 |
|--|----------------|-------|
|20|种用花生 | |
|--|----------------| |
|22|种用油菜籽 | |
|--|----------------| |
|23|种用向日葵籽 |700吨 |
|--|----------------| |
|28|种用芝麻 | |
|--|----------------| |
|29|其他油料种子 | |
|--|----------------|-------|
|24|棉花种子 |2吨 |
|--|----------------|-------|
|25|郁金香种球 | |
|--|----------------| |
|26|百合种球 |1500万头 |
|--|----------------| |
|27|唐菖蒲种球 | |
|--|----------------|-------|
| | |100吨 |
|45|花卉种子(苗、球、茎) |-------|
| | |5000万株 |
|--|----------------|-------|
|30|甜菜种子 | |
|--|----------------|1000吨 |
|50|甘蔗种苗 | |
|--|----------------|-------|
|31|紫苜蓿子 |200吨 |
|--|----------------|-------|
|32|三叶草子 |300吨 |
|--|----------------|-------|
|33|羊茅子 |700吨 |
|--|----------------|-------|
|34|早熟禾子 |750吨 |
|--|----------------|-------|
|35|黑麦草种子 |750吨 |
|--|----------------|-------|
|43|草苹种子 |200吨 |
|--|----------------|-------|
|46|蔬菜种子 |6000吨 |
|--|----------------|-------|
|47|其它种植用的种子、果实及孢子 |100吨 |
|--|----------------|-------|
| | |300万株 |
|48|其他种用根、茎、苗、芽等繁殖材料|-------|
| | |500吨 |
|--|----------------|-------|
|二、|种畜(禽) | |
|--|----------------|-------|
|53|改良种用的马 |600匹 |
|--|----------------|-------|
|55|改良种用的牛 |3000头 |
|--|----------------|-------|
|56|改良种用的猪 |3000头 |
|--|----------------|-------|
|57|改良种用的绵羊 |2000只 |
|--|----------------|-------|
|58|改良种用的山羊 |2000只 |
|--|----------------|-------|
|59|不超过185克的改良种用鸡 |120万只 |
-----------------------------

-------------------------------
|60|改良种用的火鸡 |1万只 |
|--|-----------------|--------|
|61|不超过185克的其他改良种用家禽 |10万只 |
|--|-----------------|--------|
|64|超过185克的其他改良种用家禽 |3万只 |
|--|-----------------|--------|
|65|改良种用的其他活动物 |1万只 |
|--|-----------------|--------|
|66|种用禽蛋 |15万枚 |
|--|-----------------|--------|
|67|牛的精液 |30万头份 |
|--|-----------------|--------|
|68|动物精液(牛的精液除外) |10万头份 |
|--|-----------------|--------|
|69|种用动物胚胎 |1万枚 |
|--|-----------------|--------|
|70|其他遗传物质 |0.5万枚(份)|
|--|-----------------|--------|
|三、|鱼种(苗) |注:详见附件2 |
|--|-----------------|--------|
| | | |
-------------------------------
说明:
1、序号是财税字〔1996〕30号文所列清单的序号;
2、种子(苗)部分,个别品种由于数量的使用单位不同,因此存在两个数字并存;
3、由于鱼苗(种)进口的种类和规格比较细,因此另附一表。

附件2:农业部1998年度鱼种(苗)和种用水生动物进口计划

-------------------------------------
| | | | |1998年计划| |
|序号|类 别| 物种名称 | 规 格 | |备 注|
| | | | | 进口数量 | |
|--|---|------|--------|-------|----|
|72|鱼类 |鳗鱼苗 |2-6千尾/公斤|12亿尾 | |
|--|---|------|--------|-------|----|
| |鱼类 |■鱼 |亲体及苗 |6000万尾 | |
|--|---|------|--------|-------|----|
| |鱼类 |罗非鱼 |亲体及苗 |6000万尾 | |
|--|---|------|--------|-------|----|
|71|鱼类 |鳟鱼 |亲体、苗及卵 |2000万尾 | |
|--|---|------|--------|-------|----|
| |鱼类 |尖吻鲈鱼 |3cm/尾 |4000万尾 | |
|--|---|------|--------|-------|----|
| |鱼类 |条纹鲈 |3cm/尾 |1500万尾 | |
|--|---|------|--------|-------|----|
| |鱼类 |大眼狮鲈 |卵 |1.5亿粒 | |
|--|---|------|--------|-------|----|
| | | |苗 |2000万尾 | |
| |鱼类 |其它鲈鱼 |--------|-------| |
| | | |受精卵 |10万公斤 | |
|--|---|------|--------|-------|----|
| |鱼类 |鲟鱼 |苗及卵 |1亿尾 | |
|--|---|------|--------|-------|----|
| |鱼类 |石斑鱼 |3cm/尾 |1亿尾 | |
|--|---|------|--------|-------|----|
| |鱼类 |黄立鲳 |3-5cm/尾 |2000万尾 | |
|--|---|------|--------|-------|----|
| |鱼类 |鲻鱼 |3cm/尾 |1000万尾 | |
|--|---|------|--------|-------|----|
|83|鱼类 |红鱿 |苗 | | |
|--|---|------|--------|-------|----|
| |鱼类 |鲷鱼 |3-7cm/尾 | | |
|--|---|------|--------|-------|----|
| |鱼类 |鲑鱼 |苗及卵 | | |
|--|---|------|--------|-------|----|
| |鱼类 |其它鱼 |亲体、苗及卵 | | |
|--|---|------|--------|-------|----|
| | |鳓鱼 | |500万尾 | |
-------------------------------------

----------------------------------
| | |花斑鱼 | |1000万尾| |
|--|---|------|--------|------|--|
| | |海鲡鱼 | |2000万尾| |
|--|---|------|--------|------|--|
| | |打铁婆鱼 |3-5cm/尾 |800万尾 | |
|--|---|------|--------|------|--|
| | |红鱼 | |400万尾 | |
|--|---|------|--------|------|--|
| | |红鼓鱼 |2-7cm/尾 |2000万尾| |
|--|---|------|--------|------|--|
| | |红头斑 |苗 |200万尾 | |
|--|---|------|--------|------|--|
| | |石首鱼 |小于9cm/尾 |400万尾 | |
|--|---|------|--------|------|--|
| | |淡水黄花鱼 |苗 |80万尾 | |
|--|---|------|--------|------|--|
| | |胭脂鱼 |2cm/尾 |200万尾 | |
|--|---|------|--------|------|--|
| | |大菱鲆 |苗 |60万尾 | |
|--|---|------|--------|------|--|
| | |福寿鱼 | |100万尾 | |
|--|---|------|--------|------|--|
| | |凡湖鱼 |亲体及苗 |40万尾 | |
|--|---|------|--------|------|--|
| | |红立鱼 | |600万尾 | |
|--|---|------|--------|------|--|
| | |乌头鱼 | |540万尾 | |
|--|---|------|--------|------|--|
| | |大黄鱼 |3-6cm/尾 |1000万尾| |
|--|---|------|--------|------|--|
| | | | | | |
|--|---|------|--------|------|--|
|77|甲壳类|斑节对虾 |亲体 |50万尾 | |
|--|---|------|--------|------|--|
|77|甲壳类|斑节对虾 |苗 |2亿尾 | |
|--|---|------|--------|------|--|
|75|甲壳类|淡水龙虾 |亲体及苗 |1000万尾| |
|--|---|------|--------|------|--|
|76|甲壳类|罗氏沼虾 |亲体 |30万尾 | |
|--|---|------|--------|------|--|
|76|甲壳类|罗氏沼虾 |苗 |1亿尾 | |
|--|---|------|--------|------|--|
|78|甲壳类|青蟹 |亲体及苗 |1000万尾| |
|--|---|------|--------|------|--|
|79|甲壳类|其它甲壳类 |亲体及苗 |1.5亿尾 | |
|--|---|------|--------|------|--|
| | | | | | |
|--|---|------|--------|------|--|
| |贝类 |泥蚶 |苗 |15亿粒 | |
|--|---|------|--------|------|--|
| |贝类 |鲍鱼 |亲体 |5亿粒 | |
|--|---|------|--------|------|--|
| |贝类 |鲍鱼 |苗 |5000万粒| |
|--|---|------|--------|------|--|
| |贝类 |其它贝类 |亲贝及幼苗 | | |
|--|---|------|--------|------|--|

| | | | | | |
|--|---|------|--------|------|--|
| |两栖类|蛙类 |亲体 |60万尾 | |
|--|---|------|--------|------|--|
| | | |苗 |5000万尾| |
|--|---|------|--------|------|--|
| | | | | | |
|--|---|------|--------|------|--|
| |爬行类|龟 |苗 |50万只 | |
|--|---|------|--------|------|--|
| | | | | | |
|--|---|------|--------|------|--|
|86|藻类 |经济藻类 |种苗及配(孢)子|1万片 | |
----------------------------------

附件3:濒危办1998年进口种用野生动植物计划

----------------------
|序号| 种类 |数量(单位:只、匹、头)|
|--|----|------------|
| |兽类 | |
|--|----|------------|
|87|有袋类 | 400 |
|--|----|------------|
|88|灵长类 | 4000 |
----------------------

-----------------------------
|89 |鲸类 |100 |
|---|----------------|------|
|90 |大型蝠类 |100 |
|---|----------------|------|
|91 |熊类 |20 |
|---|----------------|------|
|92 |浣熊类 |50 |
|---|----------------|------|
|93 |鼬类(水貂等) |2000 |
|---|----------------|------|
|94 |犬狐类 |5000 |
|---|----------------|------|
|95 |灵猫类 |50 |
|---|----------------|------|
|96 |狮虎豹类 |100 |
|---|----------------|------|
|97 |猫类 |100 |
|---|----------------|------|
|98 |海豹类(包括海狮、海狗、海象) |100 |
|---|----------------|------|
|99 |海牛类 |20 |
|---|----------------|------|
|100|鹿类 |200 |
|---|----------------|------|
|101|野牛类 |50 |
|---|----------------|------|
|102|羚羊类 |500 |
|---|----------------|------|
|103|野羊类 |200 |
|---|----------------|------|
|104|野驼类 |100 |
|---|----------------|------|
|105|象类 |50 |
|---|----------------|------|
|106|斑马类 |200 |
|---|----------------|------|
|107|貘类 |10 |
|---|----------------|------|
|108|犀牛类 |20 |
|---|----------------|------|
|109|大型啮齿类 |500 |
|---|----------------|------|
|110|野马 |10 |
|---|----------------|------|
|111|河马 |10 |
|---|----------------|------|
| |鸟类 | |
|---|----------------|------|
|112|鸵鸟类(含蛋) |8000 |
|---|----------------|------|
|113|鹈鹕类(含蛋) |50 |
|---|----------------|------|
|114|企鹅类 |100 |
|---|----------------|------|
|115|鹳鹤类 |50 |
|---|----------------|------|
|116|火烈鸟类 |500 |
|---|----------------|------|
|117|雁鸭类 |1000 |
|---|----------------|------|
|118|鹰隼类 |30 |
|---|----------------|------|
|119|猫头鹰类 |30 |
|---|----------------|------|
|120|雉鸡类 |500 |
|---|----------------|------|

|121|鸥类 |50 |
|---|----------------|------|
|122|鸽鸠类 |300 |
|---|----------------|------|
|123|鹦鹉类 |5000 |
|---|----------------|------|
|124|犀鸟类 |30 |
|---|----------------|------|
|125|雀类 |1000 |
|---|----------------|------|
| |爬行类 | |
|---|----------------|------|
|126|龟鳖类 |500 |
|---|----------------|------|
|127|鳄类 |5000 |
|---|----------------|------|
|128|蜥蜴类 |50 |
|---|----------------|------|
|129|蛇类 |50 |
-----------------------------

--------------------------
| |两栖类 | |
|---|-----|--------------|
|130|蛙蟾类 | 3000 |
|---|-----|--------------|
|131|鲵螈类 | 适量 |
|---|-----|--------------|
|132|鱼类 | 50000 |
|---|-----|--------------|
|133|鲟类 | 2000 |
|---|-----|--------------|
|134|鳗类 | 4000 |
|---|-----|--------------|
|135|鲨类 | 100 |
|---|-----|--------------|
|136|昆虫类 | 5000 |
|---|-----|--------------|
|138|贝类 | 适量 |
|---|-----|--------------|
|139|珊瑚类 | 适量 |
|---|-----|--------------|
|140|兰花类 |100000株(包括瓶苗) |
|---|-----|--------------|
|141|参类 | 100千克 |
|---|-----|--------------|
|142|苏铁类 |1000株,50千克 |
|---|-----|--------------|
|143|仙人掌类 | 500株 |
|---|-----|--------------|
|144|仙客来类 | 10000株 |
|---|-----|--------------|
|145|樟类 | 1000株 |
|---|-----|--------------|
|146|木棉类 | 1000株 |
|---|-----|--------------|
|147|红豆杉类 | 5000株 |
|---|-----|--------------|
|148|大戟类 | 5000株 |
|---|-----|--------------|
|149|蚌壳蕨类 | 1000株 |
|---|-----|--------------|
|150|骨碎补类 | 1000株 |
|---|-----|--------------|
|151|菊类 | 10000株 |
|---|-----|--------------|
|152|杨柳类 | 3000株 |
|---|-----|--------------|
|153|棕榈类 | 5000株 |
|---|-----|--------------|
|154|百合类 | 5000株 |
|---|-----|--------------|
|155|山茶类 | 2000株 |
|---|-----|--------------|
|156|槭树类 | 2000株 |
|---|-----|--------------|
|157|桑类 | 5000株 |
|---|-----|--------------|
|158|石松类 | 1000株 |
|---|-----|--------------|
|159|壳斗类 | 2000株 |
--------------------------



1998年6月17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工矿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卫生监督管理的暂行规定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工矿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卫生监督管理的暂行规定
市政府



为预防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督促企业改善劳动卫生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和本市有关规定,作如下规定:
一、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矿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及其医疗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均须执行本规定。
二、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监督监测中心和区、县卫生防疫站分别为市、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在同级卫生局领导下,对企业贯彻执行国家卫生标准和防治职业病工作进行监督。卫生监督机构设立监督员,由市、区、县卫生局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发给监督员证书。
企业主管部门应加强本系统有毒有害作业的卫生管理,其所属职业病防治机构应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国家卫生标准,改善卫生条件。
三、新建、改建、扩建有毒有害作业的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卫生监督机构应参加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未经卫生监督机构审查、验收的项目,不得施工、不准投产。擅自施工或投产的,卫生监督机构应制止,令其停工或停产。
四、企业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强度,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创造条件,达到标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企业转让有毒有害作业项目的,必须同时提供防护设施与技术指导。
五、企业应建立工业卫生档案,并设立检测人员,对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强度进行定期检测,将检测结果报告所在区、县卫生监督机构。
企业检测人员经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监督监测中心或其委托的机构培训,发给检测证,方可从事检测工作。
六、企业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必须建立健康卡片,并在职工调动时,同时移转。企业应按规定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对确诊为职业病的职工,必须调离有毒有害作业岗位,妥善安排治疗和疗养,并组织定期复查。对新招收或新调入的职工,应根据有毒有害作业的性质进行
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症的,不得从事有毒有害作业。
七、企业医疗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机构诊断职业病,须按有关规定执行,不得超出规定的诊断范围。发现职业病患者,由作出诊断的机构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不得隐瞒不报。
八、卫生监督机构应对企业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强度进行抽查监测。对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指导企业制订治理方案,限期改进。对职业病发病严重或不进行治理、逾期仍无改进的,由卫生监督机构提出停产、关闭意见,由同级卫生局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在对
企业进行监测、治理、验收时,发生争议的,由市卫生局裁决。
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监测,收取监测费。
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监督机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限期改进或处以五十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一)新建、改建、扩建有毒有害作业的工程项目,未经审查和验收擅自施工、投产,经卫生监督机构制止拒不停工、停产的。
(二)不报、谎报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或强度数据的。
(三)不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健康检查的。
(四)对有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症的职工,不按规定调离工作岗位、安排治疗和疗养的。
(五)发现职业病患者,不按规定进行诊断和报告的。
对有前款规定第(一)、(二)、(三)、(四)项情形,经处罚仍不改正的,可加重处以三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加重处罚时,属市卫生监督机构处理的,须报市卫生局批准;属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处理的,须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
十、本规定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十一、本规定自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1986年10月20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